[APP] WeRead 微信讀書:讓閱讀不再孤獨 - 使用心得

必須先說,像我這樣沒拿錢還寫推薦文的行為,實在是不可取。但我認真覺得這個APP還不錯,所以想要推薦這個程式。我不是葉佩雯哦!(不知道誰是葉佩雯?看這裡)如果是的話就好了,我至少已經邀請了5位好友使用,算是一個上線的存在了啊!

廢話不多說,來看看這個APP - 微信讀書。懶得念的朋友可以看我的截圖哈哈。
(圖片取自官方網站)

首先呢,看到「微信」兩個字就知道是中國騰訊的軟件了吧。所以,所有的文字都是簡體的,而且在使用上與微信賬戶綁定登錄。就如同價值合夥人所說,這可能就是它唯一的缺點了,對台灣人或正體字、繁體字使用者而言。(這裡就不要戰政治了,請不要叫簡體字殘體字啦,覺得這樣好像罵一個人文化殘障似的)

接下來我就先說這個APP的優點了!

1. 某程度上的免費看!而且,沒、有、廣、告!
後面那句超重要的。在這個APP中,獲得書本的方式主要有三種:免費自己領取、朋友送你、自己買。前面兩個方式都是不花自己一分書幣的,只有第三個才會花一點書幣(下面會再介紹)。

免費自己領取:
每星期都會更新,每次六本中只能選一本,只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,就可以直接得到了!有時是書本,有時是別人講書摘要(用聽的)。


或者是可以從「限時免費」中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書。這部分沒有限制次數,要全部領取也是可以的。


免費獲得的最後一個方式就是,把有標記「贈一得一」的書本送給你的微信好友,他領取之後,你也會免費獲得了。但這個管道也有一個限制,那就是一位朋友只能領兩次!也就說兩個人之間能用這個方式,你送我、我送你,獲得四本書。

你可以在送出去的書上寫下你給朋友的話,像這本是我朋友送給我的,扉頁上有她的留言與贈送日期。如果是一般自己買的書,上面會有自己的名字。(讓你加深以為這是你的書的感覺,有歸屬感讀起來更高興哈哈)

那我們現在就到第二個方式了。朋友送給你一本書。除了上面說的「贈一得一」之外,也有「買一贈一」的方式。當朋友送給你一本書,如果是贈一得一的,記得只能領兩次,但如果朋友是買的(朋友花錢你享福),就不限次數了哦!


接下來到第三個獲得方式了,前面都是免費取得的。那如果你想要當送書給朋友的人呢?贈一得一使用兩次之後,想要送人就只能花錢買了。所以首先,你要有書幣來買書。

書幣怎麼獲得?也是有三個方式:新手紅包、隨機紅包、時長兌書幣。新手紅包是每個新用戶進來都會有的,但大小不一。隨機紅包是買書的時候偶爾會跳出訊息,只要分享到朋友圈,就可以打開紅包(同時你也可以去打開你朋友所分享的隨機紅包!)。像是這樣:(後面是丁墨的作品——《美人為餡》)

但是這個兩個紅包都有使用期限,要盡快使用!而且都不是大份的。那如果要買的書很貴怎麼辦?那就請你老老實實地讀書吧!30分鐘可以換一個書幣,每週最多十個。聽書也能換至多四個。這部分換到的書幣是不會過期的。

哦對了。還有另一個不會過期的書幣獲得方式!那就是邀請好友加入微信讀書啦!雙方都會獲得五個書幣!想當初我還不知道的時候除了錯失邀請的五個書幣,還愚蠢得去現金充值買書幣!這真的不可取!


簡而言之,就是,只要你有在看書,就有書幣領。沒有書幣的話,找朋友來一起「入會」,你就有書幣了,就可以買書繼續看。繼續看,你又有錢買書了。

這麼說來,是一個很高程度的免費看書了吧!沒有廣告(真的很重要)之餘,你還能劃線、做筆記等等(一般功能我就不特別介紹了)。

再同場加映,上次讓我的小表弟用來抄寫範文,發現還可以搜尋詞義。微信讀書中的書城也不乏一些參考書、工具書。小學生也能用的。

(雖然我更多時間是拿來看小說啦,哈哈)


=======我是小小分割線=======

至今已經使用這個APP半年多了。它陪伴我在搭飛機、車、船、捷運上的時間。再加上姐一直推廣,所以...............姐已是百元富婆了(但其實我看完的書也沒幾本)哈哈哈。


微信讀書中也不乏一些漫畫、插畫,像是這本由蘭迪詩所著繪的《憋說話,吻我》也是蠻療愈的 :) 博客來上賣219台幣,但我只用了6.3書幣,還送了一本給朋友。


APP中會計算你花了多少時間來看書,這是我的數字,它把數字文學化,這是我很喜歡的,就像明明可以說「花飄落」,硬是要說成「那一片曾經鮮艷的花瓣離開了她生長的地方,飄落在那女孩的腳邊」的那種感覺。



微信讀書的書城種類我覺得還算豐富,但依舊是偏向簡體書。不乏一些台灣出版社的書,但都是已經變成簡體版了例如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。我畢竟是從小就學簡體的,所以覺得還好,對簡體字沒有負面情緒,不會影響看書的心情。

回到微信讀書的口號——讓閱讀不再孤獨。我自己認為,這個APP真的有做到這點。有共同一本書的兩個人,拉近了彼此心的距離,是一場思想上的交流。


本文中的微信讀書使用方式是以當時的程式設計為主,可能會因APP更新而改變哦哦
(像隨機紅包就是今年才有的)

Comments